“我们将按照省委工作会议部署,在高效上想办法,在统筹上出实招,坚定办好自己的事,坚定工业强市稳住实体经济基本盘,竞逐绿色低碳新赛道,用心用情办好民生难事、身边实事、关键小事,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走在前列,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盐城市委书记徐缨说。
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增长的有力支撑。上半年,我省公铁水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94.8亿元。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省铁路办主任吴永宏说,要抢抓当前重大项目建设政策窗口期,加快前期工作审批力度,全力争取北沿江高铁9月底开工,通苏嘉甬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年底前开工,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提速,推动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争取完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并超前谋划2023年交通重大项目建设投资计划,为稳住全省宏观经济大盘多作交通贡献。
“会议对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进一步部署,为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增添动力。”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说,将进一步找准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力点、结合点,加快推动各项重大科技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大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努力在服务全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省中“勇挑大梁”。
“我们将抓住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的窗口期、文旅消费需求的释放期,统筹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文旅发展,加力推动全省文旅市场全面加快复苏,为全省稳经济、挑大梁展现担当作为。”省文旅厅厅长杨志纯说,要发挥好文化铸魂、文化赋能,旅游为民和旅游带动作用,注重文化事业产业“双轮驱动”,打造更有显示度的江苏特色文化标识。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厚植为民情怀。省民政厅厅长吕德明表示,全省民政系统将积极推进民政领域稳岗就业、促进经济复苏、服务乡村振兴各项举措,坚持稳字当头守好民生底线、安全红线、疫情防线、稳定实线,聚焦特殊困难群众落实救助帮扶政策,聚焦“一老一小”等民生问题着力打造“苏适养老”服务体系、构建“苏童成长”协同关爱机制,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精准度和便捷度,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
筑起发展的大厦,必须夯牢安全的地基。“我们将强化隐患无处不在、成绩每天归零的危机意识,全力守牢安全发展底线。”省应急管理厅厅长蒋锋表示,将始终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紧紧抓住影响制约本质安全的突出矛盾,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紧盯能力素质、标准规范、信息技术等方面持续发力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以过硬举措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的社会环境。
“会议提到要始终牢记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扎实做好粮食生产储备供应等工作,对全省端稳端牢粮食饭碗提出了明确要求。”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张国梁说,要压紧压实粮食收购责任,积极推进改革创新,高质量完成地方储备粮增储任务、完善储备管理运营机制,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着力提升粮食收储、应急保供、监管执法能力,构建更高层次、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粮食流通和储备体系,切实担负起扛稳扛牢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我们将坚定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以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目标追求,担当使命、多作贡献,江海联动赋能高质量发展。”南通市委书记王晖表示,将紧盯既定目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坚定信心、勇挑重担,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力争增长8%,工业投资力争增长10%,确保全年经济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切实担起“勇挑大梁”重大政治责任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重大要求,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会议强调,经济大市要挑重担、扛重责,其他各市要主动扛起责任,全省各级各部门都要锚定目标不动摇,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奋勇争先,为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作贡献,努力当好全国发展大局的“压舱石”“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