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京在线>新闻>要闻>正文

断裂型社会排斥:农民工社会福祉融入的制度、区域与阶层困境

        2021-05-17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摘要]断裂型社会排斥是社会结构断裂作用于农民工社会福祉融入而产生的排斥性过程与后果的统一。尽管近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过去社会结构断裂造成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断裂型社会排斥主要发生在制度、区域和阶层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的排斥在不同层次上阻碍着农民工的社会福祉融入。当前,需通过大力推进社会政策公平性建设、培育多元的社会福祉供给主体与输送渠道、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等措施,破解农民工社会福祉融入难题。

  [关键词]社会结构;断裂型社会排斥;社会福祉融入

  我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一种断裂型社会结构,是农民工群体形成和身份固化的根本性原因,也是农民工群体遭受社会排斥的根源性要素。城乡二元结构在农民进城务工之后转化为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新二元”社会结构,其最直接的表现为农民工的社会福祉待遇与市民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农民工社会福祉融入陷入困境。近些年来,二元化的城乡结构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利小康社会建成与和谐社会构建,因此我国开展了深入的户籍制度改革,打破身份壁垒,缩小城乡差距,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但时至今日,我国的城乡差距和身份差别还未完全消除,新二元社会格局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依然存在。

  一、断裂型社会排斥及其理论解释

  孙立平教授曾提出,我们面对着一个断裂的社会,断裂的一种重要表现是在城乡之间,农民以农民工的方式流动到城市之后形成了城市中的断裂,社会的断裂可以理解为一部分群体被甩出了社会结构,或者说“掉队”到了社会结构之外。尽管孙教授提出“断裂”概念的时间节点为21世纪初,但当前二元化社会结构导致的断裂型社会排斥依然存在。排斥理论描述了脆弱群体所遭受的多重不利境遇和整个过程,亦可以反映和解释农民工群体在社会整体中被边缘化的地位及其面对固化的社会结构时所遭遇的融入困境。

  (一)社会断裂的根源

  从资源配置和居民权益分配的角度审视,户籍制度导致了断裂型的身份差异,这种差异在政策设置的框架内转化为多层次的隔离性排斥,从社会福祉到公共服务都有所体现。农民工群体难以享受到与市民身份相关的各项附加权利,如政治权利、城市职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区福利等方面。尽管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致力于打破城乡界限、改革户籍制度、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并取得了一定收效,但是当前二元化的社会分配体系仍然存在,社会断裂格局仍然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会福祉融入形成排斥。

  (二)断裂型社会排斥的实质与特征

  “国家调整农民工社会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某种结构性的特征,即存在一种建立在结构性过程中的社会不平等,这种结构性过程体现为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和农村的区域性结构、农民与城里人的社会身份结构的形成和强化的过程”。断裂”一词揭示了断裂的社会结构背景下我国农民工群体在社会政策秩序中遭受社会排斥的本质原因,能够帮助研究者理清社会排斥产生的主体、传输的渠道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对于促进农民工社会福祉融入具有现实而积极的意义。断裂型社会排斥的实质即为社会结构断裂作用于农民工社会福祉融入而产生的排斥性过程与后果的统一。化解断裂型社会排斥的过程是打破城乡断裂的社会结构的过程,也是构建公平的城乡社会政策体系的过程。

  断裂型社会排斥反映出制度上的贫困状态。制度主义认为社会利益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安排的不合理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发展被长期‘锁定’在贫穷和不发达的状态”。在断裂的社会结构背景下,制度弱势是农民工社会福祉融入困难的根本性原因。

  断裂型社会排斥表现为获取福祉资源机会的不平等。尽管伴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的条件逐步放宽,且加强了针对未落户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但是受城市社会资源有限和社会福祉供给过于依赖政府等情况的限制,制度安排不公正和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贫困等原因将农民工个人及家庭摒弃在实现社会融入的关键权利、机会和资源之外。

  断裂型社会排斥具有动态性特征。断裂型社会排斥的发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研究其作用于农民工群体的过程,能够有效辨清断裂的根源、断裂的层次、断裂的维度、排斥的主体与排斥机制,从而做到针对性地调整社会政策,消除社会断裂存在的土壤,从而促进城市社会福祉资源向农民工输送。

  二、断裂型社会排斥的维度与影响

  在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事实的认定中,社会结构通常被视为一种宏观的研究背景或潜在的研究假设而存在。西尔弗在确定了排斥产生原因的不同之后对社会排斥进行了分类,他指出社会排斥研究可以划分为三种范式,分别是“团结型”(Solidarity)、“特殊型”(Specialization)和“垄断型”(Monopoly),这三种范式分别对应着不同意义上的社会整合。其中团结型认为社会排斥的成因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受到了削弱甚至产生了断裂,特殊型认为排斥是一种群体性差异与受歧视的体现,而垄断型则认为排斥是由社会中存在的集团垄断所造成的,权力集团之外的人或者群体缺乏进入垄断群体内部的机会,并且无法享受垄断集团所能享受的各种权益,主要表现为权力集团对外来者的社会关闭。从当前我国农民工所遭受的断裂型社会排斥的特征来看,更接近于垄断型社会排斥中的机会缺失与权益缺乏,这种“关闭”式排斥主要存在于制度、区域和阶层三个维度。

  (一)宏观层次:制度断裂与排斥

  户籍分割是制度断裂的根源,继而转化为一系列的制度排斥。制度性断裂也就是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在某些重要环节上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以户籍制为基础的,原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居民的排斥。从我国制度设计的价值理念来说,尤其在社会政策的安排上,城乡之间的政策安排缺乏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从“公民身份”与“国民待遇”上来说,当前断裂的制度体系不仅无补于改善农民工的弱势处境,更关键的是农民工无法获得公正的融入机会,所以无法达到消除社会排斥的目标。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影响社会个体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重要机制,其制度设计的断裂与农民工的受排斥地位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制度的二元化、制度的隔离化以及制度转化的路径不畅等问题导致了农民工弱势地位和受排斥地位的加剧和固化。

  (二)中观层次:区域断裂与排斥

  城乡区域分割和城市内外之别在从城乡关系延伸到城市地域范围之后,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微观的区域差异,即依托社区环境存在的受排斥状态。社区是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生活、发展的小环境,许多农民工赖以生存和生活的重要资源是在社区中获得的。农民工聚集的社区往往是比较老旧、拥挤、杂乱的社区,软硬件配备均存在不足,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农民工聚居的“城中村”、“城郊村”。受社区环境的限制,他们受到来自空间的排斥,易导致其社会身份的边缘化。一方面,身份分割、社会保障分割与区域分割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共同构成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另一方面,社区是为居民提供优质、便利服务的重要平台,农民工社区服务系统、社区福利缺乏,导致农民工社会福祉的全面落实难以实现。

  (三)微观层次:阶层断裂与排斥

  断裂的内涵是“整个社会分裂为相互隔绝、差异鲜明的两个部分——上层社会和底层社会(或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经济财富以及其他各类资源越来越多的积聚于上层社会或少数精英分子手中,而弱势群体所能分享到的利益则越来越少”。阶层的断裂会引发阶层的固化,进而导致社会保障的排斥。从各个阶层的社会保障水平看,阶层等级越高的人越有可能获得社会保障,而阶层越低的人越有可能被排斥在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之外。阶层断裂导致的社会保障弱势,还会在结构化的作用力下产生资源弱势的积累效应,在社会保障体系的融入过程中影响到农民工与其家庭成员的融入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