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增加八百万,交通事故降两成
—— “一增一降”凸显百姓出行获得感
12月2日是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守法规知礼让 安全文明出行”。
马路是现代文明的镜子。10年间,伴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我省车驾管便民服务和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也发生着新的变化。
严格管理,实现“硬增长”和“软环境”相对平衡
“10年前,很多家庭只有一辆车,现在有两三辆也很普遍了。”前不久,29岁的吴天润成为南京第300万辆上牌机动车车主。
“这10年,江苏机动车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副总队长朱传彪介绍,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机动车保有量达2348.2万余辆,其中苏州超460万辆,南京超300万辆,新能源汽车达44万余辆,全省驾驶人已有3208.8万余名。相比2012年,江苏机动车保有量增长800多万辆,驾驶人增加近1倍。
让更多人开上汽车,这是发展,但有更多人遵守规则,才是文明。人、车、路之间的矛盾加剧,各类道路交通风险以及安全隐患交织,怎么办?
严格管理成为社会共识。近年来,江苏交警部门围绕重点车辆源头隐患,干线公路疲劳、超速行驶,酒驾醉驾,农村公路“双违”等方面不断加大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交通违法犯罪行为。与此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应用,也让交通违法行为越来越无处遁形。在很多城市,人脸识别系统、高清子警察、区间测速系统、“鹰眼战车”比比皆是,成为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障。
“全力整治,多管齐下,江苏逐渐实现汽车数量‘硬增长’和安全交通‘软环境’的相对平衡。”朱传彪说。10年来,全省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降低,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2020年全省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与2012年相比下降20.3%,醉驾违法犯罪比例逐年递减,每万车查获酒、醉驾率下降70%。此外,从2018年以来,我省各城市交通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普遍下降,道路高峰出行平均速度普遍上升,13个设区市交通畅通主要指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均处于领先水平。
持续宣传,文明安全交通理念深入人心
斑马线是行人过街的安全线,也是体现交通文明的“考核线”。12月1日下午4点到5点间,记者在南京兴隆大街和江东中路路口看到,马路一侧的大屏正实时抓拍行人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斑马线前红灯亮起,路人大多自觉停住脚步,直到绿灯时,才加快脚步通过。在附近未设置信号灯的路段,绝大多数机动车也都在斑马线前主动减速,让行人先行。
据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统计,今年三季度,全省机动车礼让率已达92.6%,行人守法率达99%。“安全源于守法,文明始于脚下。交通安全、文明出行习惯的养成,往往都是依法治理、持续宣传的结果。”朱传彪说。
去年7月,全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动自行车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江苏省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施行,对动车驾乘人员佩戴头盔做出强制性规定。今年8月1日起,我省交管部门对大客车、出租车、网约车等乘坐人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依法进行处罚。11月1日起,所有车辆后排乘车人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也将吃“罚单”。这一系列举措,倒逼人们为出行系牢“生命带”。
交通出行行为与个人社会信用挂钩,一旦存在较重或严重交通失信行为,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招考招聘等都会被限制。“但处罚不是目的,再精细的管理也无法取代交通参与者的自律自觉。”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宣传室民警曾策力说,“这10年,我们在重复做一件事,通过不断变化的形式,提醒大家不要交通违法,安全出行。”只有大家把关爱生命、文明出行的意识植根心底,才能共同守护交通出行的“平安大道”。
提升服务,网上办就近办让开车不再“累”
一起交通事故的处理,让驾驶人陈晓新对交警的印象由“怕”到“赞”。今年10月1日,她开车在盐城高铁站口不慎追尾,想到可能要面对一系列繁琐、漫长的处理过程,惊慌不已。但一个报警话后,她使用“云车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服务平台1分钟就完成取证,5分钟手机上就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这就结束了?”她不禁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