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京在线>社会>爆料>正文

把握“四个优先” 填好理想志愿

        2023-07-01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南京在线

分享到:

  高考志愿填报倒计时,省高招专家现场支招解惑——

  把握“四个优先” 填好理想志愿

  这两天,高考填报志愿正紧张有序进行中,将于7月2日17:00截止。6月29日,由省政协教卫体委员会和南京市政协教卫体委员会举办的江苏新高考政策解读暨志愿填报指导活动在南京举办,为考生最后的冲刺抉择支招解惑。

  选专业别只看名称

  “孩子喜欢的专业未来就业方向比较窄怎么办?”“万一调剂到冷门的专业怎么办?”活动现场,考生和家长把专家们团团围住,专业前景是他们的最大关切。

  “孩子想选应用心理学专业,到底好不好?”家长汪先生面露焦灼,他希望孩子报考法学或者会计学。在他看来,孩子只不过是一时兴起,他更希望孩子能选择就业率较高的专业。

  省政协常委、教卫体委员会主任葛道凯说,高考志愿填报不能简单地用“好”或“热门”去定义,首先要考虑专业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契合度,关注当前社会发展紧缺的人才方向,“一些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只关注高校所在的城市发展情况,而忽视了国家在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产业结构,考生可以结合意愿地区的特色产业进行专业选择。”

  专家提醒,学科的“冷”与“热”是在不断变化的,也是相对的,很多原来热门的专业已经降温,而考古学等传统“冷门”学科也在不断回暖。还有考古学、草业科学等看似“冷门”的专业,其专业人才缺口较大,毕业时反而成了“香饽饽”。

  考生也要避免因专业名称“一见误终身”的情况。部分考生只因简单看了专业名称就报考该专业,可能导致与期望不符的现象。以考古学为例,一些考生受影视剧等影响认为该专业是一个刺激又神秘的专业。其实,考古学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学科交叉性非常强,需要历史学、地理学、生物学、民族学、遗传学等学科知识支撑。葛道凯提醒,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仔细阅读意向专业的培养方案,包括教学计划、大致课程、实习实践设置、就业方向等,避免“头脑一热”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专业。

  慎重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在解读江苏新高考政策时,葛道凯也给现场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如今考上大学已不是难事。以江苏为例,200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6%,去年已经达到70%。不仅招生规模大,而且水平层次高,江苏有16所学校48个学科进入“双一流”,整体实力强劲。新高考实施后,高考选科结构与高校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更吻合,名校纷纷追加计划。高考志愿的设置,使得考生自主选择性更强,退档也大幅减少。

  现场,葛道凯给家长提出“四个优先”的总体建议:即地域优先、学校优先、专业优先和就业优先。同一层次的高校,地处中西部地域的投档线往往更有优势。在学校和专业的权衡中,如果学校有明显优势,建议学校优先;如果孩子有明确的职业取向,则专业优先。对于就业意愿强的考生,可以考虑定向师范、定向医学生,或者公安政法类高校。对于有考研打算的考生,不妨选择宽基础专业。

  平行志愿投档后也有退档风险,每年被退档考生中,“所报专业已满,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成为主要的退档原因。

  省教育考试院高招处处长李拥军介绍,教育部规定,在现行招生录取模式下,允许院校按不超过105%的比例调取考生档案。因此,如果考生成绩过低、体检结果或单科成绩不符合要求等,则有可能被退档。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了解所填报志愿往年各专业的大致位次,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要相对定位准确,更要慎重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如果填写不服从,有几率被退档;而新高考的专业组中又有自己不能接受的专业,万一被调剂过去怎么办?这也是不少家长的纠结之处。专家介绍,大学会提供很多发展机会,可以预先了解各高校的转专业等政策是否宽松。除了转专业,学生还可以通过双学位、辅修等方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培养适合自身发展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