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京在线>社会>评论>正文

人民网评:健康码也需“全国一盘棋”

        2020-03-26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浙江健康码在河南省可以代替健康证明,实现全省通行;持有湖北恩施健康码绿码的咸丰县务工人员在乘大巴返回杭州后,可以不用隔离、直接返岗。为提高复工效率,多省市相互签协议互认健康码,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截至2月底,健康码已在全国近200个地市上线,借力信息化手段筑牢疫情“防控网”。但由于不同地区的健康数据未实现充分互联互通,“一城一码”的现象给不少复工人员带来困扰。如何打通现有数据资源、克服“数据孤岛”现象,如何写好“大数据战疫”的下半篇文章,考验着各地政府的数字化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小证明”关乎大棋局。在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低风险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必要的健康证明要做到全国互认,不得再设置障碍,不对人员采取隔离措施。总书记之所以关注这一细节问题,正是因为当前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加快复工复产进程是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的前提。实现健康证明互认,让劳动力各就其位,才能打通复工复产的“中梗阻”,稳就业,保生产,恢复经济社会秩序。

技术问题首先要靠技术手段解决。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遵循“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的原则。面对不同企业、不同平台、依据不同标准采集信息而获得的健康码,打通平台、整合信息方能实现健康码区域互认。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推出“防疫健康信息码”与各地健康码对接,到四川省打通省级健康证明与8个州市健康码互认通道,正是从技术层面解决健康码异地互信问题,实现健康码的“全国一盘棋”。

技术运用只是第一步,后续还需各地下好绣花功夫。从规则制度上说,应完善健康码互认的前置条件。例如,健康码只能证明受检者当时的状况,如何确认人员当下健康状况、避免人员返工途中的染病风险,是互认健康码之前必须考虑的问题。就具体工作而言,基层干部不能因为依赖高科技手段而产生懈怠心态。面对媒体报道的“10份证明文件抵不过1个健康码”的机械执行问题,面对实现信息互通面临的技术困难和时间耗费,各地需要多一些“马上就办”的果断,少一些“一刀切”的思维,解决好返岗复工人员的健康证明、居住就餐、安全保障等问题,让他们尽快上岗、安心上岗。

隔离病毒,莫隔人心。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在看望慰问赴粤返岗务工人员时说,湖北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呼吁请求全国各地、全社会善待湖北人民。这也提醒了各地,在面对外来返工人员时,都应保持尊重和善意,避免歧视与偏见。加快健康证明互认,让更多务工人员尽快返岗,有活干、有钱赚,这不仅是劳动者的福祉所在,更是我们国家的发展所需、民心所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