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镜头
“这个‘药品识别带’,相当于科室常用药的‘药典’,每个医生护士都能参照它快速找到对应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功能,非常方便。”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感染二科病房,医生刘刚正拿着一串用透明胶带制作而成的“药品识别带”,向患者宣讲其所服药品的相关知识。
这个创意来自感染二科男护士陶俊。该科室收治的患者中,大部分是老年人,几乎都伴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基础疾病,平时需要服用的药物多达40余种,医护人员短时间很难将它们一一记住。“特别是把药从药盒里拿出来以后,就更难分辨了。”细心的陶俊发现这一现象后,冥思苦想:“怎样才能让大家不用翻找药盒和说明书就能快速明确药品信息呢?”
从手绘到贴图,陶俊想了很多办法,和同事讨论后,最终决定采用最直观的方式:上下两层透明的胶布,将药丸和标注了药品信息的小纸条一起“粘”在中间,形成透明的药品“标本库”,医护人员和患者需要查询相应药品信息时,简单对比就一目了然。“采用透明胶带还方便用酒精擦拭消毒表面。”陶俊说,“目前药品数量已有42种,我们还会根据情况实时增加。”
适应“战时”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地取材解决问题。在感染二科,像陶俊这样的“发明家”还有不少。
提取鼻咽拭子是医护人员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必要的操作,也是最危险的操作之一。感染二科主任徐智发现,采用既往的方法,在提取鼻咽拭子过程中,处于坐姿患者常常会不由自主打喷嚏,会直接喷到医护人员的面屏上。他将医护人员使用的透明面屏进行改造,经过多次试验,在面屏中央适当的位置挖了一个孔。医护人员提取鼻咽拭子时,请患者平躺在床上,为他们戴好特制的面屏,调整到最佳位置后,轻轻将棉签放入患者鼻腔,即可慢慢旋转取出。“我们可以通过透明的面屏观察患者面部表情,患者若有不适,我们就调整操作的力度和速度,力保操作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为了及时固定鼻咽拭子的试管,护士曾小琴还用4个易拉罐改装成了‘试管固定器’。”徐智说。“感觉像是给鼻腔做了一次按摩。”感染二科的患者张先生在护士提取完鼻咽拭子后笑呵呵地说。
类似徐智的“大发明家”在感染二科病房还有很多。在护士黄进源用牛奶箱子和药箱改装的“输液盒”里,液体被摆放得更加有序规范;护士沈如飞用铁丝制作的信息化医护系统显示器固定架,有效解决了设备固定问题,实用又美观;护士杜欣用晾衣竿和纸板制作的温馨引导牌十分醒目,让患者一眼就能看到……
正是这样一群战“疫”病房的“大发明家”,把科学、规范、舒适、温馨的诊疗带给了患者。
只要病人康复, 痛点累点没关系
“在危急关头, 我们共产党员要挑起重担”
医护“零感染”的背后 是他们筑起坚强壁垒
360安全大脑全球独家发现MacOS蓝牙漏洞,可
丁永君:把住建筑安全的第一道关
陈一兵:聚力五大擂台赛 打好五场攻坚战 加
前线科室里 有群“大发明家”
再请战!这群抗疫英雄愿为世界贡献“安徽力
【他说战疫】纽约时报:特朗普对新冠
各国愿与中国加强合作 “中国药方”
外媒:NBA球星杜兰特确诊感染新冠病
外媒:受疫情影响全球 这10种产品将
切换“战场”,中国高科技助力海外疫
最新!新增境外输入54例,浙江新增1
双重“警钟”!钟南山建议保持现有防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
苹果的禁忌 苹果的这个部分千万不要
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
【他说战疫】日本加强对美国入境管制
酸奶的禁忌 这种饮料并不是老少皆宜
洋葱的禁忌 这个蔬菜千万别吃过量
核桃的禁忌 上火时千万别吃这一物
反击历史虚无主义不能止步于法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