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京在线>社会>评论>正文

苏港经贸合作,两个“第一”意味着什么

        2022-08-15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南京在线

分享到:

  江苏是开放大省,苏港之间的经贸合作在江苏对外开放中占据重要地位。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苏港经贸合作走上了互利共赢、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两个“第一”彰显合作层次水平

  香港是江苏第七大贸易伙伴。据江苏省商务厅数据,2021年1—12月,江苏与香港进出口额354.0亿美元,同比增长32.6%,占全省同期进出口额4.4%。其中,江苏对香港出口351.7亿美元;江苏自香港进口2.3亿美元。2022年1—5月,江苏与香港进出口贸易额129.0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江苏对香港出口128.5亿美元;江苏自香港进口0.4亿美元。

  香港是江苏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和第一大境外投资目的地。两个“第一”充分彰显了苏港双向投资合作的层次水平。

  香港是江苏第一大外资来源地。截至2022年5月底,香港在江苏累计设立投资项目33144个,江苏实际使用港资金额2359.5亿美元。港资持续看好江苏营商环境,2022年1—5月,香港在江苏投资项目453个,江苏实际使用港资125.6亿美元,同比增长28.1%。

  香港是江苏第一大境外投资目的地。截至2022年5月底,江苏经核准在香港设立境外投资项目2005个,江苏方协议投资额249.9亿美元。

  截至5月,苏州市已有香港实际运营企业约3600家。实际使用香港外资478.13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31.9%。东泰精密模具(苏州)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塑料制品加工及精密模具精细加工业务,主要客户包括佳能、施耐德、西门子、博世等一线家、气厂商。5月31日,苏州高新区与东泰精密模具(苏州)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在高新区打造东泰实业有限公司的内地总部。东泰精密模具(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睿徽说,项目建成后,公司将进一步提高工厂智能化水平和整体生产效率,预计新增年产100万件家用源开关配件的生产能力,新增产值4亿元,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建成东泰实业有限公司的内地总部。“我们将进一步做强业务,加快建设进度,建好东泰公司内地总部,扩大研发能力,服务好中国市场,携手高新区发展共赢。”

  香港也是南京市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和第一大境外投资目的地。“香港回归25周年,是我们扎根南京拓展实体业务的25周年。这里,见证了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壮大。”泉峰国际贸易公司成立于1993年,1997年拓展至制造业务,是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家港资企业,从事动工具及相关产品研发、设计、制造、测试、销售和售后服务。

  该公司董事长潘龙泉表示,在南京发展的这些年,深刻感受到南京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对企业的服务越来越周到。“经过多年在动工具领域的持续深耕,产品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销售。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疫情期间,在做好疫情防控、畅通物流的情况下,企业生产不停转,出口订单没停过,为600多家企业供应7万多种零部件。”

  9次联席会议为合作保驾护航

  苏港两地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经贸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

  随着CEPA的实施,两地合作更趋频繁,除了经贸以外,合作领域也越来越广。苏港合作在两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市场力量一直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角色。为进一步推动市场力量参与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江苏省与香港贸发局就召开“苏港合作联席会议”达成共识。

  2014年2月25日,苏港合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南京举行,标志着苏港两地正式建立起稳定、有效、机制化的交流合作平台。2014年至2021年,苏港合作联席会议共召开了9次会议,苏港双方在共同走出去、现代服务业、品牌合作、青年交流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合作。

  2021年12月15日,苏港合作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以视频连线方式在南京、香港两地举行。双方指出,面对世纪疫情、百年变局带来的挑战,苏港两地加强各领域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务实成果。积极发挥苏港合作联席会议平台作用,深化苏港两地在共建“一带一路”、经贸、现代服务业、金融、人文、青少年等领域交流合作,积极拓展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离岸贸易等新兴合作领域,推动实施更多优质项目,为进一步构建苏港互利共赢、融合发展新格局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