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上了解到,当前省委人才办正在研究制定人才协同攻关“卡脖子”技术难题专项行动计划,探索打造一批人才创新联合体,鼓励三支队伍积极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发挥离市场最近、与技术最紧的独特优势,协助探索“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攻关机制,让各方创新资源有效匹配,更好推动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产才融合的关键在共赢,基础在共享,路径在共创。”这些年,从科技镇长团团员到企业家再到一名产业教授,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党建兵不断完成角色转变,成为校地融合、校企合作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人。他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作为产业教授的优势资源,利用好企业平台,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机会和更宽广的就业平台,为更好地推进产学研合作,探索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做出贡献。
12年来,江苏先后选聘科技企业家2907人,到全省150所高校担任产业教授,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漆颖斌就是其中一员。在担任南京理工大学、南通职业大学产业教授期间,他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全国领先的数字化纺纱车间和智慧化纺纱工厂,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超百人,实现了人才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产业布局,从人才队伍规模、质量等方面入手,推动‘产学研用育才’格局构建,更加重视技术技能型、创新研发应用型专业人才引进培养,推动纺织行业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漆颖斌说。( 林元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