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钢目前对于复合型工程师的需求量特别大,也正在积极引进攻关型工程师,对此类人才,我们将提供重点实验室和全方位团队‘保驾护航’,让他们专心科研。”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南钢目前有1000名左右工程师,80%左右是南钢自主培养。
采访中感受到,工程师队伍人才紧缺的现象并非个例,不少用人单位表示,有些应届生更倾向于考研、考公务员,在工程师的位子上沉不下心,无论是从源头培养还是在就业引导上,都迫切需要加强规划和激励。
解决问题还需精准施策。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为发挥我省制造业集群优势,省人社厅每年将培养培训1000名左右精于实操、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参加卓越工程师培育项目并取得高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可以作为申报高级职称评审的重要参考;获得工程类专业学位的工程技术人才,可提前一年参加相应专业职称评审。
培养大国工匠,既要注重培养身怀绝技的高技能人才,又要注重培养国内顶尖的标志性行业人才。近年来,省人社厅聚焦支撑“制造强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累计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251万人次;创新设立江苏技能大奖,培养造就各类高技能人才475.6万人,在世界技能大赛上为我国首夺唯一的“阿尔伯特”大奖。下一步,省人社厅还将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通过赛事带动各地岗位练兵,重点做好竞赛成果转化。
畅通人才“源头活水”,培育未来关键力量
青年科技人才是人才队伍的“源头活水”,是最具活力的“创新因子”,是面向未来的创新希望所在。
对于培养使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我省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支以35岁以下为主体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实施青年人才托举行动,强化成长激励,在选拔任用、学术评比等方面向青年人才倾斜。
“我认为想要留住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关键要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完善的转化机制。”13年前,赵霞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法尔胜博士后工作站,带领法尔胜光科技百余人研发团队攻破了一系列光纤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成功推出性能优良的熊猫型保偏光纤,应用于神舟七号和天宫一号等重大航天项目中。
有研究表明,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最佳年龄是25到45岁,而这一阶段的青年科技人才往往担纲机会少、成长通道窄、生活压力大。把精力过多投入到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帽子”竞争上,在薪酬待遇、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实际困难。
林元沁 胡兰兰 方思伟 卢晓琳 徐睿翔 陈珺璐
南京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着力打造文旅产业
无锡摄影师用镜头记录生活 还原城市“成长
盐城与携程联手打造国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南通日报80周年 两大主题摄影展精彩亮相
睢宁县以“练”为“战”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百名海外博士携先进项目赴江苏“抛绣球”
盐城快速路交警走进校园宣传交通安全
南京建邺区开展快递集散点综合整治工作
江苏南通智慧农业助力“上海蔬菜外延
无锡市级层面“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
扬州启动年终狂欢盛典 向民众派发超
长江经济带沿线高校机构“牵手”共建
无锡惠山深化审批改革 “拿地即开工
江苏省首届“老年达人”运用智能技术
蚌埠城市旅游推介走进常州 展“淮畔
南京栖霞区八卦洲街道优化农村垃圾分
江苏小微金融科技发展与实践研讨会在
"南京先生"文创台历亮相 厚如书籍
南通如东22家企业获颁“金牛奖”
无锡地铁4号线开启“万人试乘”
江苏沿海最大马力多用途应急救援拖轮
句容12名选手同台“大比武”角逐“金
无锡市教育局发放告家长书 促减轻孩
全球青年“云”上联动:“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