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精尖缺”,锻造精兵强将
建强支撑现代化发展的人才队伍
实现“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靠人才。我省人才总量1400万人,队伍体量虽大,但“高精尖缺”人才供给不足,正日益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队伍来支撑?省委人才工作会议鲜明提出,要聚力打造好培育好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几支人才队伍,真正让精兵强将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人才供给不“掉链子”,发展才能不“卡脖子”
产业强不强,很大程度取决于人才队伍强不强。从江苏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总体上我省高新技术企业呈现出“多而不强”的特征。相关部门梳理显示,在我省16个先进制造集群中,有近400项技术短板。
关键领域的人才供给不“掉链子”,发展才能不被“卡脖子”。省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培育集聚战略科学家,目的就在于要围绕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需求,实施战略科学家领航行动,发现和培养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
培育集聚战略科学家,南京大学一直被寄予重望。以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领衔建设南智光研究院为例,通过校地共同努力,该研究院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光量子技术研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光量子科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以战略科学家领衔,将‘最先一公里’优势转化为‘最后一公里’的发展动能。”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表示。
战略科学家是科学帅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的“关键少数”,归根结底要从科技创新主战场中涌现出来,从科技创新主力军中成长起来。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说,省科技厅将实施省自然科学基金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和面上项目,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牵头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实现重大突破。
在南京工业大学,旨在大力培养战略科技人才、一流创新团队的“筑峰计划”已结出累累硕果。“聚焦重点产业链,梳理‘卡脖子’技术清单,设置‘揭榜挂帅’项目,每年遴选30位人才及5个团队进入培养序列,形成从青年科技人才到领军人才的全链条培养体系。”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芮鸿岩说,该计划已培养国家级中青年领军人才76人,国家级人才团队13个,下一步还将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和重大任务中继续发现、培养和造就领军人才。
注意到,聚焦集成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省级层面拟每年遴选10名左右战略科学家,集成支持开展原创性、引领性创新。战略科学家在江苏将获得顶级支持,在科研安排、团队管理、经费使用等方面被赋予更大自主权。
在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卡脖子”技术攻关行动上,将加大力度奖励揭榜及攻关成功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除资金奖励外,攻关成功的,可不受提名指标限制直接参评科学技术奖,且同等条件下优先入选。
以人才链的“强”,托举产业链的“优”
江苏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既需要顶天立地的高层次人才,也离不开铺天盖地的工程科技人才。
目前,我省工程师总量已达13.5万人,但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堪称卓越的工程师还不够多,与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相比,显然还有不少差距。
“省里提出大力培育卓越工程师,真的是关注到了我们科研型制造企业的‘痛处’。”作为一名从工程师成长起来的领军人才,苏州沛嘉医疗董事长张一感触很深,“普通的工程师可能只是把交代的任务完成,或是进行简单的复制工作,而卓越创新型的工程师往往能够引领企业。”令张一感到担忧的是,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在不少方面被“卡脖子”,能同时具备解决复杂难题和创新能力的研发工程师还很稀缺。
南京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着力打造文旅产业
无锡摄影师用镜头记录生活 还原城市“成长
盐城与携程联手打造国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南通日报80周年 两大主题摄影展精彩亮相
睢宁县以“练”为“战”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百名海外博士携先进项目赴江苏“抛绣球”
盐城快速路交警走进校园宣传交通安全
南京建邺区开展快递集散点综合整治工作
江苏南通智慧农业助力“上海蔬菜外延
无锡市级层面“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
扬州启动年终狂欢盛典 向民众派发超
长江经济带沿线高校机构“牵手”共建
无锡惠山深化审批改革 “拿地即开工
江苏省首届“老年达人”运用智能技术
蚌埠城市旅游推介走进常州 展“淮畔
南京栖霞区八卦洲街道优化农村垃圾分
江苏小微金融科技发展与实践研讨会在
"南京先生"文创台历亮相 厚如书籍
南通如东22家企业获颁“金牛奖”
无锡地铁4号线开启“万人试乘”
江苏沿海最大马力多用途应急救援拖轮
句容12名选手同台“大比武”角逐“金
无锡市教育局发放告家长书 促减轻孩
全球青年“云”上联动:“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