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多地气温降至零下,探访保供保畅——
寒潮一夜“速冻”,民生保障升温
一场寒潮袭来,全省气温迅速降低。12月25日,徐州温度-2℃到-6℃,南京最低温度-4℃。气象数据显示,最低气温将出现在26-27日早晨,淮北地区-8~-9℃左右,苏南地区-5℃左右,其他地区-6~-7℃,全省有冰冻。当前,大江南北各地群众生活如何?市场供应有无变化?能源、力、交通等保障情况怎样?分多路进行了采访。
备足货源,稳住“菜篮子”
25日,我省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徐州率先被“急冻”。可对于菜农来说,冰冻却意味着市场需求将出现激增,正是出货的好时机。上午10点左右,来到徐州东高蔬菜批发市场时,看到不少菜农和商贩蔬菜销售顺利,已在清扫卡车,打包帆布,准备返程。
徐州雪含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董进进说,徐州普降小雪时,合作社接到市区蒜苗将走俏的消息后,便立刻在丰县组织收购,并将目标定在了华祖庙村的一户蒜农大户身上。该大户三个蔬菜大棚,全部种植蒜苗,由于降温和工费上涨,离地价格从一周前的约3.1元/斤上涨到3.3元/斤,而当天东高市场统货批发价约3.6元/斤。
“价格仅上涨一点点,并没有因为低温出现大幅度波动,最主要原因就是货源充足。”董进进说,当日凌晨起,就有大量周边乡村的菜农和商贩进场销售,“和我一样用厢式货车运输,一次供应蒜苗十几吨的就有好几家。”在市场大屏上看到,进场商户贩卖的莴苣、菠菜、西红柿等今冬主要蔬菜,均保持着不超过0.3元/斤的较小涨幅。
25日下午2时,来到南京市秦淮区尚书巷菜场时,蔬菜区正有序上新,不仅品种齐全,价格也平稳。青菜1.5元/斤,芹菜5元/斤,菠菜4元/斤,荠菜4.5元/斤,品牌肉苏食猪肉19元/斤,金锣猪肉16元/斤……前来买菜的刘翠华说,菜场价格比较稳,每天过来采购,不囤货。
“目前只有青菜涨价了,其他菜价基本不变。”尚书巷菜场市场主任高健说,为了方便市民生活,市场延迟营业时间至晚上7点30分,蔬菜供应充足。
在全省多个地方商超、菜市场了解发现,肉类、蔬菜货丰价稳,省外如山东的大葱、大蒜、花菜等,昆明的上海青、油麦菜、生菜,海南的薄皮青椒,当季或反季的蔬菜应有尽有,量多价稳,丰富了江苏人的“菜篮子”。
省农业农村厅提醒各地,此次冷空气影响持续时间较长、气温低降幅大,要抓好冬春蔬菜生产供应,成熟蔬菜应及时组织采收上市,确保主要蔬菜产品不脱销、不断档,促进市场价格稳定。
顶住压力,保障“水气”
12月24日凌晨,满载7500吨煤炭的省运拖669船队,从苏北运河“南大门”施桥船闸进入长江,驶往张家港沙洲厂。扬州航务中心工作人员吴天迪说,“24日,施桥、邵伯两座船闸共放行装载煤船队10个,货轮147艘。”
京杭运河苏北段每年承担江苏煤炭三分之一运量。京杭运河苏北航务管理处运行调度中心工作人员骆明辉介绍,近期降温,煤等能源供应形势紧张,苏北管理处主动联系和对接重点企业,了解库存、生产及煤炭来源情况,帮助规划合理的运输方式,已应急保障徐州、盐城、泰州、苏州等8市15家发企业,确保及时过闸到港。截至12月24日,今年通过苏北运河的运输煤炭达9510万吨,同比增长9.4%。
25日早上,盱眙最低气温降至-6℃,供负荷持续攀升。盱眙县供公司城区运检抢驻点工作人员冒着严寒,对辖区内架空设备和地下缆进行检查。“我们通过红外测温、局放测试、系统监测等方式,对线路、环网柜、变压器等重要设备进行检测,保证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盱眙县供公司配运检班成员杜杭说,已安排全员24小时在岗,及时对故障进行处理。国网江苏力公司相关人士介绍,将认真做好故障巡视、抢险抢修工作,全力保障全省广大力客户冬季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