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唐瑭 徐珊珊)12月19日,江苏省法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暨第五届司法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研讨会在南京举行。现场,首届江苏智慧法治十大优秀案例揭晓,江苏省法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会实践调研(苏州)基地揭牌成立。
会议现场。李东 摄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法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会主办,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东南大学法学院承办,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法院协办,主题为“人工智能法学的时代命题”,与会人员重点围绕“领域智能应用的法律治理”“前沿智能技术的法学反思”两个专题展开研讨。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法学会会长周继业表示,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法治实践中的创新应用,能够大幅提升法治实效、推动法治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跨越式发展。要面向各类智慧法治应用开发,在充分尊重法治规律基础上,通过专有技术研发,系统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政法场景的应用扩展,优化应用效率与效果,将智慧法治建设推向更高层次。
本次年会上,江苏省法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会联合江苏法治报社发布了首届江苏智慧法治十大优秀案例及提名奖获得者,并举行了颁奖仪式。
十大优秀案例包括:《江苏省检察机关刑事办案智能辅助系统应用实践报告》《江苏省司法厅智慧法治应用集群建设案例》《数字赋能:船舶执行查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以“365”运行体系助推执行“854”模式迭代升级》《苏州市人民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模式研究》《“区块链+公证”的法治应用》《深化“一站式”建设推行“四全式”服务》《创设“12345”智慧应用场景打造智能法庭“吴江样本”》《“云龙微检察·社区矫正平台”助力检察监督》《刑事诉讼全流程“案-件比”分析系统》。
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吴万江结合苏州法院智慧法院建设的相关成果阐述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给司法实践带来的重大红利。他表示,近年来苏州法院不断深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按照“子卷宗+在线办案+智能服务”的总体思路,探索形成智慧审判苏州模式及无纸化办案“千灯方案”。
“人工智能法学是我们提出的一个全新的领域。”江苏省法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会会长、东南大学教授王禄生介绍,人工智能法学主要研究的是人工智能的法律治理和法律领域的人工智能两方面问题。
“我们研发的人工智能法官、同案不同判预警、智能裁判辅助等应用,是为了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辅助法律。”王禄生同时指出,法律领域的人工智能化并不是要取代法官,而是更好地辅助法官来做决策判断。
首届江苏智慧法治十大优秀案例揭晓
昆山孔巷办事处:掌握快节奏,打赢垃圾分类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办专业文化节展大学生创新
南京市新街口街道升级垃圾中转站 打造可回
沛县:普法宣传进校园
无锡高新区倡导绿色出行 助力企业打开“通
2021南京国际生命健康科技大会暨博览会12月
角逐“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128位养老护理员
长航南通公安破获一起诈骗案 船民失
2021年清华大学“昆山周”启动
昆山周庄镇“三整合”改革实现审批服
南京栖霞区打造街巷微景观工程 全面
南京栖霞区八卦洲街道优化农村垃圾分
《假如地球没有明天》演员见面会在南
昆山淀山湖镇:网格联巡架起为民服务
常州电诈犯罪多年上升势头今年首次出
南通如东22家企业获颁“金牛奖”
无锡地铁4号线开启“万人试乘”
沛县各学校举行升国旗、降半旗仪式祭
由"繁杂办"到"智能办" 盐城人社
全球青年“云”上联动:“Together”
南京:延续文脉留住烟火 复活城市“
新时代教师发展学术论坛在常州举行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四期开工 总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