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京在线>新闻>热点资讯>正文

博物馆暑期成“遛娃胜地”,如何让孩子玩好又学好?(2)

        2022-12-19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南京在线

分享到:

  “暑假里,走进博物馆的亲子家庭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在展陈设计的时候,希望不同年龄、不同诉求的参观者都能在馆内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社会服务部的顾婧介绍说,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有很多深受小朋友喜爱的项目——孩子们在“运河湿地寻趣”,可以感知运河两千年来的生态涵养,自然风貌、生态环境、动植物种类等。在“运河上的舟楫”展厅,借助“沙飞船实体与多媒体虚拟”这一沉浸式体验项目,可以从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杭州出发,一路向北,一日看尽运河繁华。这个暑假,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还联合苏州博物馆推出了“双城记”——苏州、扬州大运河主题研学游,带领孩子们一同领略运河非遗技艺,走进苏扬传统文化。

  如何让孩子“玩好”又“学好”

  精彩纷呈的展陈、形式多样的课程、如真似幻的科技体验……昔日安静、高雅的艺术殿堂正在“俯下身子”,以更具亲和力的姿态拥抱青少年,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已经身在博物馆的孩子,内心真正走进博物馆了吗?

  “博物馆是传播历史文化和科技知识的重要场所,但我看到很多的孩子把博物馆当做了旅游打卡点,把互动项目当成了游乐场,快速地‘走马观花’转一圈,甚至可能连博物馆的主题和重点是什么都不清楚,匆忙玩一圈就出馆了。”在南博做志愿者的90后王越发现,经常有家长一个劲儿地把孩子往前排塞,让孩子一个人听讲解,而自己却跑到旁边玩手机。还有很多孩子缺少基本的参观礼仪,在场馆内大声说笑、追逐打闹,让原本安静的博物馆变成了嘈杂的游乐场。

  如何更好地带领孩子展开一场博物馆奇妙之旅?在省级机关工作的刘方天每次带女儿去博物馆前,都会做一些功课,了解展览内容及特色。“很多成年人如果不提前做功课,直接去看展览,自己都看不懂,更别说孩子了。虽然博物馆都配有讲解器,但其实孩子很难听懂成人化的解读,接受度很低。”在她看来,家长带着孩子进博物馆,不能仅仅是带孩子“溜达”一圈,而是需要“拉着”孩子的手一起探索、一起研究、一起思考,共同感受博物馆的文化魅力。

  “孩子进入博物馆的时候,家长需要告诉孩子参观博物馆需要注意的文明礼仪、举止规范,而参观的过程,本身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这些天,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很多中小学生,馆长吴先斌更是亲自上阵,充当起解说员的角色。在他看来,博物馆能否真正抓住孩子的心,让孩子喜欢看并且看得懂,取决于讲解员水平的高低,“与国外的博物馆相比,国内缺乏针对儿童的讲解员和讲解词,大多数传统的职业讲解员,基本是照本宣科地背诵讲解词,很多孩子听不懂讲解,加上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因此对展览内容提不起兴趣。”

  “博物馆讲解员应当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找准他们的兴趣点,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引导、启发、提问,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式传输给他们。”比如三四年级的孩子来馆里参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对战争没有概念,吴先斌并不会讲解过多的历史知识,有时候他会拿出锈蚀的钢盔或者弹药箱,让孩子们伸手摸一摸,而这个小小的举动会往往令很多孩子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珍惜和平的力量。

  “博物馆蕴藏的知识广博而深奥,我们不可能通过一次参观,就让孩子们全面掌握。但孩子在参观的过程中,静下心来真正地接受了博物馆文化的熏陶,哪怕脑海里只是记住了一件文物,或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间节点,都有可能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新华日报·交汇点 王慧 实习生 张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