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育秧,备耕备种
要想谷满仓,首先培壮秧。
放盘、铺土、浇水、播种、覆土、秧盘运输……5月中旬,昆山市淀山湖镇旺家角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三条育秧流水线陆续开工,各个流程有序衔接,单条流水线每小时播种约800盘。今年该镇水稻机插秧集中育秧面积同比增长一成以上,预计6月1日可全部完成水稻育秧工作。
苏州市粮食作物技术指导站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全市夏种总面积在110万亩左右,比去年增加2万亩。“夏收夏种略早,根据农情,小麦总产与亩产均有提升。”
推广机插秧、培育适龄壮秧是水稻实现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途径。淮安市洪泽区日前发布全区机插毯苗育秧技术指导意见,提醒农户重点抓好壮秧指标、集中育供秧基地建设、选用优良品种、规范育秧操作流程和加强育秧工作保障五个关键环节。连云港市东海县水稻机插秧集中育秧中心于近日投入使用,育秧工厂内安装自动化水稻育秧流水线10条,配套自动上土设备、上盘机、码盘机、机械臂和智能暗化室,实现上盘、播种、喷水、覆土等智能化、机械化,有效提高播种质量和出苗率,为培育壮秧奠定基础。
一边是成片麦田机声隆隆,另一边是水稻育秧刚刚落种。启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陆健欣喜地向介绍,今年启东计划种植10万亩水稻,规模面积将破历史纪录。“启东虽然以大米为主粮,却因为作业方式较为原始,此前并未真正种成过成片高产水稻。这几年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和大力推进机械化,稻田逐渐高产,2021年全市8.6万亩水稻总产历史性突破4万吨大关,今年有望再创新高。”( 颜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