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号:胸有经纬可定风云
“我来我来,这个纠纷我摘了,我还就不信调解不了。”
“老孙你上,我协助你。”
这是今年4月发生在滨海县平安服务中心的一幕,中心的调解员们争先恐后地要摘下刚刚“挂牌”的一起疑难复杂纠纷,最终,这起纠纷被调解员孙昌成“摘牌”成功。
据了解,从2015年3月开始,滨海居民张某与徐某因车库权属发生纠纷,张某先后数十次将车库门锁死,徐某也累计近百次拨打110报警。由于矛盾的产生存在历史原因,且涉及方面较多,相关部门多次处理未果。孙昌成“摘牌”后,耐心走访、细致梳理,摆事实、讲法律,用心用情劝导。“老徐,根据《民法典》第二编第三章关于物权的保护相关规定,这个车库就是老张的,这么多年你一直占着使用,老张是可以向你索要补偿的,现在人家不要补偿,真要打起官司,我可以用我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告诉你,你肯定输,再者,以后你们两个人还要继续做邻居,远亲不如近邻,于法于情,你都应该立即把车库归还给老张。”孙昌成一次又一次与当事人讲道理、摆事实,最终成功化解了这一起积怨6年多的矛盾纠纷。
了解到,孙昌成是国家四级高级法官,退休前先后从事刑事、民事审判工作三十余年,法律业务知识深厚。他精通劳动法、消费者权益法,去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民法典》也成为他工作包里必备的书籍。在采访过程中,也看到有其他调解员向孙昌成咨询适用法条,孙昌成立刻能说出用哪条具体的法规来向当事人解释。
一站式:沉疴痼疾的终点站
法律专家孙昌成擅长经济类纠纷,在基层社区工作三十余年的蔺胜洲面对邻里纠纷手到擒来,心理咨询师蔺素珍在情感纠纷里总能击中当事人心中最柔情的一面,做了三十余年教师的钱慧在青少年眼中是无话不谈的贴心奶奶……
在平安服务中心,几乎每一位调解员都有专长,只要进中心,立刻会有最擅长对应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开展工作,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早,调解在小。“人民调解和公调对接机制已经运行很多年了,在平安服务中心成立之前,调解成功率只有65%左右,驻扎在各个调解室的调解员只有一两位,调解员各自为战,发挥不出合成效应。现在,公安民警、司法调解员和社区网格员联动调解,各自发挥特长,这个不行我们就换另一个,一个不行我们就上一群,不管是‘车轮战’还是‘团体战’,多硬的‘骨头’,平安服务中心都能啃下来。”滨海县司法局退休工作人员朱晓林告诉,退休后,她也加入了平安服务中心的大家庭,成为一名司法调解员,继续发挥余热。
今年5月27日,滨海县长法村滨淮高速项目5标段施工现场,几十名群众因听信不实言论,关停设备、阻挠施工。平安服务中心立即组织10位调解员组成专家调解团,与处警民警同步到达现场,把现场几十名群众分割成三五人一群,逐一开展情绪疏导和政策宣讲,为群众答疑解惑,迅速化解了纠纷、稳定了局面。
事后,处警民警也感叹:“这种调解模式真是好,既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法治尊严,还能及时化解矛盾、引导舆论。”
为使矛盾纠纷调解服务更高效,平安服务中心还打破部门壁垒,集中邀请有关部门按需进驻,建立联席联商制度,准确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多元化解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滨海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唐志敏向介绍:“调解员驻站机制实行以来,驻站调解员随警作战,一些简单的纠纷,我们现场就能解决,复杂一点的矛盾纠纷,我们都会把当事人请到警务站,让他们坐下来聊一聊,啃不动的‘硬骨头’,我们都会把他们带到平安服务中心,好好地聊一聊。”
据了解,自2020年3月份以来,滨海县城地区的矛盾纠纷警情,处警现场调解的有68.1%,在警务站调解的有17.1%,进平安服务中心调解的有14.8%,中心累计接收矛盾纠纷17909起,调结矛盾纠纷17658起,调结率达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