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需久久为功
精心呵护下,一度蒙尘的太湖,如今越来越靓丽,越来越“年轻”。但是,太湖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的“拐点”仍未到来——
太湖流域人口众多、产业密集,污染排放总量仍然大于环境容量,减排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湖体藻型生境尚未根本改变,发生大面积蓝藻聚集甚至湖泛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对照《总体方案》对太湖的功能定位——“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长三角区域水安全保障重要载体,全国湖泊治理的标杆”,太湖治理仍然艰巨。
“浅水湖泊治理是世界性难题。”秦伯强告诉,太湖是浅水型湖泊,平均水深不足两米,一旦有风浪搅动,很容易将底泥中的磷释放出来,蓝藻水华与原本底泥中的磷产生互动导致蓝藻暴发。蓝藻主要生长在湖面上,需要光合作用,如果太湖水深是十几米以上,那么即便湖水中有同样多的磷,也很难暴发蓝藻水华。湖泊治理非一日之功,日本霞浦湖也是浅水型湖泊,治理30多年方见成效,太湖治理需要久久为功。
《总体方案》提出,到2025年,入河湖污染物大幅削减,总磷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总体下降。到2035年,太湖流域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实现入湖污染负荷与太湖水环境容量之间的动态平衡。
对此,秦伯强认为,太湖每年入水的总氮、总磷等指标,总量仍然超过太湖自身消纳能力,经济发展的同时给太湖的外源负荷依然居高不下。目前,虽然太湖流域的污水处理厂采用了比较高的一级A排放标准,但排放出来的水中氮、磷浓度仍然远高于太湖水体的氮、磷浓度。太湖流域经济发达,建议先行先试污水处理厂的进一步提标改造。此外,农村面源污染面广量大,收集处理难,需建设更多的生态湿地来减少入湖污染物。
“太湖治理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刘朝阳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总体方案》,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新一轮太湖治理的各项举措,坚持控源截污不动摇,紧盯上游地区不放松,狠抓应急防控不懈怠,扎实推进太湖治理工作,推动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生态持续好转。( 许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