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消费券,我们6家门店共计回收20元消费券759张,50元消费券291张。”古南都集团办公室主任李明义直言感受:市场确实在逐渐回暖,企业在积极准备,迎接市场的全面复苏。当下,集团上下还在抓紧时间“修炼内功”,提升服务质量、推出精品菜肴,满足消费者高品质、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消费券的作用就是‘抛砖引玉’,相信随着疫情好转,大家被抑制的消费意愿会逐渐得到释放。”
南京琪哒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江小贺粗略估计了下, 经过南京市、区以及街道几轮消费券的发放后,近期门店客流量增长10%左右,“消费券的发放将充分唤醒市场,但有些市民还不知道消费券的活动,或者知道了不会领,我们都会在现场帮助市民领券、消费。”
“虽然我们是一家老牌美容院了,但4月疫情仍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冲击,关闭门店的一段时间,我们也没有降薪,就盼着眼下快速回血、回暖。”南京金夫人美容健身有限公司执行总监祝琪感慨,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是一场“及时雨”,甚至刺激了很多潜在的顾客群体,“‘五一’之后,进店‘新客户’有400多位,不久前,端午节我们也开展了优惠活动,将积极配合政府,最大程度激发市民的消费潜力。”
左庭右院南京河西金鹰店店长薛行相信,餐饮市场正迎来复苏“拐点”,“接下来的7、8月是餐饮消费的旺季,到店客群以学生和游客为主,期待文旅部门发起更多暑期推广,提升旅游业回暖的同时,也能带动餐饮业。”
解码,如何持续激活市场
当下,“消费券”确实成为我省各地有效提振消费的工具之一。“发券”热潮下,也有不同“声音”:刺激消费,激活市场,为何不直接发钱?
河海大学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德春教授解释说,“发消费券”能更好地掀起“乘数效应”,撬动消费潜能,据统计,每1元消费券的投放,对消费总额的拉动有约5倍的直接放大效果,并能进一步带动产品链上下游产值。发“消费券”的指向性更强、灵活性更高,各地可基于地方经济现状和产业发展情况,有所侧重地支持行业或企业,具有定向扶持的作用,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此外,发消费券尤其能在“过渡期”发挥作用,能够迅速提振特定领域的消费,为中长期政策的落地实施提供缓冲时间,加快经济恢复。
消费券虽好,但专家同时提醒,其适用条件、发放规模等还是需要“因地制宜”——从消费券内容来说,建议尽量发放替代效应低的“非耐用”消费券,有效避免消费券对居民正常消费活动的挤出效应;另一方面,建议尽量向带动大规模就业的行业和企业倾斜。“提振消费的关键前提是保住企业,让企业度过危机,尤其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企业和能够带动大规模就业的企业,因为就业能够使居民获得稳定收入,进而扩大消费支出。”黄德春建议道。
保证“券”尽其用,专家认为,应依托数字化手段和互联网平台发放子消费券,“依托数字化手段,能更精准地把握市场动向,并实时跟踪消费券的发放、领取、核销情况,从而有助于动态调整资金配比规模,优化发放方式。”
业内人士表示,消费券是一种很好的短期刺激消费的手段,在特定期限内用于特定的领域,但从长期来看,若想真正推动消费市场发展壮大,还应从提升城市消费环境、优化商品服务供给质量、完善市场秩序、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共同发力”。( 王梦然 田墨池 李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