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习惯流连于夜市的烟火升腾间,也有人偏好约上三五好友,在夜宵店里享受独属于夜晚的放松。7月11日晚上9点,位于南京市来凤街上的“螺丝找虾”已坐得满满当当。“之前在抖音上抢到50元餐饮消费券,今天正好来吃龙虾,把券用上。”正在结账的消费者孙欣开心地说。
“说实话,今年龙虾销量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老板李雪说,自己在南京开了4家店,其中1912分店靠近热门景区,所以往年有一大半都是外地顾客,来凤街分店的外地消费者也不少,“3月龙虾上市,恰巧碰上疫情,导致外地客人没法来南京,门店生意受到不小影响,南京发放消费券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本地消费者的热情。”随着疫情逐步好转,人们的消费热情也正在稳步复苏。为能给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的选择,门店今年又推出两种新口味,仍坚持“一只只挑虾、统一规格、现点现做”的高标准。
求新求变、危中寻机,这家开了10多年的老牌龙虾店如今也正努力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生存路径。“今年开始,我们推出龙虾自配送服务,本地消费者下单后,由店员送货上门,针对外地顾客,我们也开始提供冷链配送,让他们不出家门也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菜品。”李雪说。
回暖!补贴政策刺激汽车消费
7月11日下午两点半,顶着室外近39℃的高温,54岁的林丽丽走进南京中升丰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展厅,环视一圈后,她就在销售人员引导下,陆续坐进几辆新车的驾驶室内,细细研究车型配置。
“刚知道国家有购置税减半政策,正好女儿上班需要一辆车,就前来选购了。”半小时体验下来,林丽丽比较满意一款名为“亚洲狮”的小汽车,售价150800元,算下来,购置税能省6600多元,加上店内2.5万元的现金折扣、保养优惠等,共能省下3.5万元,到手只需付12万元左右。
“购置税减半”“购车补贴”……在展厅看到,摆在最前面的3款热销车型,每一辆新车旁边都放有显眼的指示牌,标明车辆优惠信息。“3款热销车型综合优惠都在3万元左右,再加上保险时间延长、置换补贴提高等,优惠力度相较往年大很多。”门店销售经理李武富说,为了吸引更多顾客购车,他们还在周末加大促销力度,动态调整现金补贴。“天气太热了,很多顾客会先在线上咨询,确定意向后再来店里。”他告诉,顾客看车热情相较于今年前5个月有明显提升,平均每天有20组客人到店。
令李武富高兴的是,6月1日开始,店内汽车销量呈现波动性恢复,6月卖出176台车,环比增长60%。“表现最好的是江宁店。”李武富说,丰田在南京共有3家门店,6月江宁店客流增加了一倍。“主要原因是江宁区政府拿出1500万元用于汽车消费奖补,新车在购置税减半基础上,可以再享受2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购车补贴。”
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拉动着江苏汽车消费市场加速回暖。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江苏共有9.47万辆新车享受优惠,共计减征车购税6.8亿元。其中,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征税款2.87亿元,1.6升至2.0升排量乘用车减征税款3.96亿元。
出于对用车成本的考量,新能源车成为不少消费者选择。李武富留意到,进店询问新能源车的顾客在增加。
在距离丰田门店不到1公里的南京比亚迪盛世新景卡子门展厅,门店客户经理刘梦瑶丝毫不担心销量。“工作日来看车的稍微少一点,周末来店里的顾客都来不及接待。”她告诉,门店的销量基本都稳定在每月100台车左右。刘梦瑶也关注到,6月南京出台最高1.2万元的新能源车促销补贴政策,或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车的换购、增购需求。“期待政策能加快落地。”她说。
融合!红色景区实现多元发展
从“红色李巷”标识沿着青石路往前,踏进陈毅、江渭清、钟国楚等新四军领导人生活和战斗过的旧居旧址,在小村子里体悟“大历史”……“七一”前后,前来“红色李巷”参观旅游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今年1月至4月期间,景区每月带团参观仅30批次左右。五六月疫情呈好转趋势,每月带团参观达到190批次左右,旅游人气明显升温。”景区负责人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