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京在线>新闻>爆料>正文

求“效”有为:有形与无形之“手”协同发力

        2022-03-10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南京在线

分享到:

  刚刚过去的202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江苏始终坚持遵循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引,聚焦一个“效”字,从经济规律和全省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统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江苏号”巨轮不断破浪前行。2022年,江苏将进一步推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释放经济发展更强动能。

  实现治理之“效”:政府权力“减法”换市场活力“乘法”

  去年12月,两台全球首个17x级别风轮、160米大直径分片式全钢塔筒智能风机在远景能源江苏射阳智慧陆上风场吊装完成,这是目前全球分片塔筒的最大风轮风机。

  新能源是改善能源结构、推进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去年以来,围绕能源向“轻”向“绿”,江苏紧盯绿色能源基地建设,在风领域“产出”“传输”和“消纳”全链条上取得丰硕成果。去年6月底,国内首个旋转流潮汐海域海上风项目在连云港建成投产;去年11月下旬,年内国内最大的海上风消纳工程——盐城丰海输变工程投运,将满足江苏“北南送”和西北部清洁能源入苏的需要……

  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建立,是去年以来江苏实现“十四五”和现代化建设良好开局的一个缩影。在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下,江苏经济发展不断鸣奏新的华彩乐章,并通过“江苏速度”“江苏效率”,体现中国经济治理之“效”。

  理论创新在实践中升华,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碧空如洗、白云悠悠,是每一位江苏百姓期待看到的天空。为此,不仅要做“加法”,引导企业提高环保意识,更要做“减法”,激发企业治污减排的内生动力。

  “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期间,企业一旦较长时间停产,损失很大。”艾杰旭汽车玻璃(苏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钱俊介绍,公司主要从事各种汽车用特种玻璃生产销售,过去每年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发生后,就得采取限产减排措施,常常导致客户订单不能按时交付。通过积极投入环保整改,目前这家公司已取得A级企业豁免资格,即使在重污染天气期间也不再限产停产。

  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江苏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完善经济治理。去年前三季度,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幅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

  提升改革之“效”:最大限度发挥市场的作用

  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刚刚结束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江苏要力争在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与商品市场相比,江苏要素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省发改委副主任李荣锦认为,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要坚持市场决定、有序流动,健全制度、创新监管,问题导向、分类施策,稳中求进、循序渐进原则。去年,我省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提出9方面共30条政策措施,从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等多个领域,为全省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指明方向。

  劳动力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意见》提出,要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完善技术技能培训和评价制度,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围绕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意见》积极破除劳动力和人才在机会、渠道、空间、服务等方面的社会性流动障碍,释放和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宏伟举例说,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方面,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自主引进留学回国人员及海外高层次人才,畅通海外科学家来华到苏工作通道。

  改革进入“深水区”,“啃”的都是“硬骨头”,瞄准束缚市场活力的条条框框,带来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江苏的国企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重点难点问题,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走在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