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我很关心。这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同三峡工程是等量齐观的。”去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扬州考察调研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并强调,“这件事还要继续做下去。”
5月13日,正在河南南阳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淅川县,先后考察了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和九重镇邹庄村。
一路走,一路看——
看工程进展,听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情况;
看生态建设,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保护情况;
看百姓生活,了解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移民增收等情况。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沿京广铁路线西侧北上,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干线全长1432公里。
如果说这千里长渠是南水北上的“管道”,那么南阳淅川县的陶岔渠首就是接通水源与水管的“水龙头”,由此奔流而上的一渠泓水润泽了沿线7900万人民。
从1952年提出伟大构想,到2014年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全面实现,南水北调工程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截至今年4月初,南水北调累计调水418.55亿立方米,相当于超过2989个西湖的水量,1.2亿人口直接受益。
国家工程,造福人民。为这项工程作出无私奉献的40多万移民群众,总书记时刻牵挂。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沿线40多万人移民搬迁,为这个工程作出了无私奉献,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敬意,希望他们在新的家园生活幸福。”2015年新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的问候与祝福,温暖着每一个人。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取得的重大成就,离不开数十万建设者长期的辛勤劳动,离不开沿线40万移民的巨大奉献。”半年前,在江苏扬州考察时,习近平再次提到他们。
在这40多万移民群众中,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16.6万人,全部来自南阳市淅川县。5月13日,总书记考察的九重镇邹庄村,就是为水利移民新建制的一个村。
近年来,邹庄村利用南水北调移民村产业发展试点项目资金,建起了绿色果蔬园基地,种植莲菜120亩、猕猴桃500亩。村里现有300余人从事果蔬产业,日子越过越好。
离开邹庄村时,村民们簇拥到路旁,高声向总书记问好。
这是一群热情的乡亲,这是一张张朴实而灿烂的笑脸。
“大家现在生活得怎么样,我们很牵挂。”望着他们,习近平深情说道:“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你们。吃水不忘掘井人,你们就是掘井人。衷心希望父老乡亲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兴旺,芝麻开花节节高!”
4月25日,在广西考察时,习近平说,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此次河南之行,习近平再次强调了我们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的初心——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吴璇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杨彩云
视觉丨江雨航
校对丨陆明明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丨从石库门到南
图集丨习近平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
和人民在一起丨看世纪工程,润亿万民心
【央视快评】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
“中华民族的世纪创举”
第一观察丨南水北调下一步怎么调?这次会议
学习进行时丨这个字,习近平非常看重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
快报!中部农博会、湘博会获评湖南省
漳浦县畲家宗亲公司再次荣获全国打假
祭祖堂全球发布会圆满召开
苏州恒大悦珑湾 你和你的小伙伴可以
“鱼”与“熊掌”兼得 清华大学医工
听总书记讲党史故事丨只为可爱的中国
突破传统认知!“拉索”“看”到了最
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红色圣地之上海浙
《求是》杂志编辑部:红色江山永不变
时政微纪录丨水脉·命脉·国脉——总
第一观察丨天问落火,总书记这封贺电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