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才引智必须要有慢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当前,克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严峻形势,转危为机、实现跨越,最重要的就是提升产业层次,最关键的就是依靠人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面开启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新征程。
进入拔节孕穗、蓄力起跳、后发赶超新阶段的扬州,正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让扬州成就人才,让人才成就扬州。
有梦想就来“好地方”
杨仲平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在昨天召开的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张宝娟指出,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更富成效的创新举措,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为“强富美高”新扬州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让我们全面开启新时代人才强市的新篇章,努力推动人才队伍现代化、人才效能现代化和人才发展治理现代化,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才这个关键变量。今天的明星城市,无不是人才济济,无不用生动事实诠释“得人才者得天下”。在历史进程中,扬州的每一次能级提升,也都与人才引领息息相关。近年来,扬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把人才作为强市之基、发展之要、活力之源,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构筑区域人才高地,全市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用心用情写就“人才出彩”新故事,成就“城市精彩”新传奇。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还有几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作出响亮回答。
人才到底意味着什么?一段时间以来,各大城市争相推出政策,竞相向人才招手。这绝不是赶时髦,而是发展到了现在阶段,面对形势的变化,作出的必然选择。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无论是换道超车,还是弯道超车,乃至保证不掉链子,都必须靠人才驱动。尤其是今天,面对宏观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只有以广阔视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放眼世界,看看周边,招引一个人才,解决一个“卡脖子”难题,创成一家“独角兽”企业,形成一片“巨无霸”产业,案例举不胜举。事实反复证明,谁不重视人才,谁就辜负时代。
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城市发展是一个综合性开放性进程,不能以狭隘的静止的眼光看待人才。譬如说,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需要大量历史文化人才,但并不是只需要历史文化人才。全力建设“六个好地方”,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才,既需要传统人才,也需要创新人才。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更需要重点打造规模更大、结构更优、素质更高的六支人才队伍,也就是领军人才队伍、青年人才队伍、海外人才队伍、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卓越工程师和技能人才队伍、社会事业领域人才队伍。在人才评价上,要注重真才实学,突出扛事成事,避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警惕纸上谈兵、投机取巧、滥竽充数。
如何才能拥有人才?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对于城市来说,必须诚心诚意爱人才,真金白银招人才,千方百计育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要有系统思维,人才队伍现代化与产业发展现代化有着明显的共生效应和乘数效应,要紧扣“产业链”打造“人才链”,通过“人才链”做强“产业链”;要有竞争思维,人才政策舍得大投入,载体建设坚持高标准,服务体系体现全方位;要有辩证思维,招育并举,用足用好既有资源,高效能打造培育体系;要有全局思维,围绕人才成长的全过程,给机会给舞台,让人才向往扬州、爱上扬州、圆梦扬州。
“扬州是个好地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成就人才。有梦想就来好地方,好地方能成就梦想。全面打响“追梦来扬·‘州’到爱才”品牌,全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人才创业“梦工厂”、人才扎根“新家园”,千年古城正在张开臂膀热忱欢迎“天下英才聚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