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1月9日 题:全球滨海论坛:盐城何以语“滨”?
钟升
深冬的清晨,江苏盐城海滨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云雾缭绕。被第一缕阳光惊醒,几只丹顶鹤睁开双眼,伴随着高亢的叫声上下纷飞起舞。鹤鸣远播,天鹅、琵嘴鸭、豆雁等逐一醒来,天空、滩涂渐渐被长着翅膀的精灵们所填满。大地上,麋鹿群徜徉、觅食。潮起潮落,又是海滨喧闹又平凡的一天。
1月10日至11日,以“和谐共生: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全球滨海论坛将在盐城市召开。中国海岸线漫长,滨海的城市不计其数,全球滨海论坛为什么会选择盐城?
位于盐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是中国首处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 孙华金 摄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683万亩沿海滩涂湿地,每年有20万到30万只越冬候鸟在这里栖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有300多万只鸻鹬类候鸟在这里迁徙停歇,其中32种鸟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皮书。2019年,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处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
坐拥天时地利,更为重要的是,盐城还有着人和。在这里,人人都愿意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盐城人对滨海生态的守护,盐城的鸟知道
“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只有片片白云为她落泪,只有阵阵风儿轻声诉说……”1990年,一首《丹顶鹤的故事》(又名《一个真实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故事的主人公,正是曾在盐城参与保护、繁育丹顶鹤的徐秀娟。
全球仅有的2000多只丹顶鹤中,每年约有一半不远万里来到盐城珍禽保护区越冬。 陈国远 摄目前,全球仅有的2000多只丹顶鹤中,每年约有一半不远万里来到盐城珍禽保护区越冬。正如《丹顶鹤的故事》的故事中所唱的,早在上个世纪,盐城就已开始加强对各种鸟类的保护。条子泥小青脚鹬数量从不足1000只到1164只,连续两年突破学界预估;今年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越冬天鹅数量达到上百只,创历史新高……北至俄罗斯、南到澳大利亚,每年冬季,300万只左右的鸟儿跨越半个地球,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盐城落脚,这是它们用翅膀做出的投票。
进入新时期,盐城在鸟类保护上也推陈出新,更加面面俱到。为保护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条子泥湿地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力部门把水面、空中的各种设施都相继拆除、迁出,保护区内的架空线路全部入地,在鸟类栖息较多的湿地周围供线路沿途搭建人工鸟窝。在保护鸟类生存繁衍的同时,让因鸟类导致的线路跳闸次数同比下降98%,实现了双赢。
曾一度从中国灭绝的麋鹿,正在盐城的海滨发展壮大。 陈国远 摄